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总裁文学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计,铸剑为犁

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计,铸剑为犁 3/3

曲辕犁整犁高为当胸,五尺余数,重则不禁,以能单人扛负可趋数十里十里远路为佳,过重则不便运移,不便劳作。

至于曲辕犁所用之木,诸木类,除柳木质软不堪为用,寻常硬木皆可。】

曲辕犁终于定型了。

之后,木匠们齐心协力按标准样式把标准的一架曲辕犁做出来了之后,把标准曲辕犁和最早的做出的那架原始犁具搬出来放一起一比,差距极其明显。

第一个曲辕犁乃是,三角形的犁首,犁铧是正方形的,还没有弧,扶手也是直的,扶手高低虽是恰当,可扶手垂直于地面,没有向后倾斜,以至于要犁地的时候,得拼命把扶手拉着向下按。

关羽拿两架犁试了,试完,关羽直说老犁难用。

李孟羲笑了,猜测是正确的,虽然是曲辕犁简单,可结构优秀的曲辕犁比粗糙的曲辕犁好用太多。

李孟羲幸好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虽然照猫画虎也能画出虎,可总比真正的虎差点什么,他同样清楚,虽见过无数次的曲辕犁,可毕竟自己不是村里的木匠没有亲手造过犁,而且也没有真正的扛着犁下地干过活。

李孟羲就是没有足够的自信,才要大肆测试改进一番。

结果是,和第一架按印象制作出来的犁相比,这经过众多测试和众多改进后的犁,比第一架犁强太多了。

曲辕犁将普及于巨鹿,要是任由百姓们自己仿做,没有必要严格规定样式。可李孟羲考虑到现实情况,现实情况是军中十几万人,大多数人都缺乏制作曲辕犁的材料和工具,而开春在际,要是让民夫们自己去找材料自己他做犁,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所以,由军中集合材料人力物力大量制犁然后分发下去将是必要,既然是要大量批量生产,那么批量生产意味着能生产一大批质量相近的犁具,要么是一大批质量一般的犁具,要么就是一大批质量稍好的犁具。

要是单独的一具两具犁,好点差点问题不大,可千万具之多的犁,质量稍微起伏点,那影响的可是成千上万的犁,影响可大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李孟羲才想尽可能提升犁具质量,才有了之后诸多努力。

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按关羽的说法是,老犁不好用,新犁顺手的多。

幸好是批量定型生产前做了改进,不然将来生产的上万具老犁,就是上万具不好用的犁,对生产的影响不是一点半点。

——

曲辕犁可以正式投入生产了,李孟羲问关羽,说多少亩地分一具犁能够用?

关羽结合曲辕犁比直犁高了一截的效率,再比较于直犁算了下,再考量到军中十几万人,哪怕不算巨鹿乡野之民,关羽直接给了数,说需犁具一万。

“一万犁具……木头倒是还好说,可,铁呢……”李孟羲心乎卧槽,一万具犁啊,那可是一万具啊,得在开春之前做这么多的犁,除非有个工厂,不然,如何做得了这么多。

就算有工厂,铁呢?铁呢?全军十几万人,来春屯田,人均一把锄头不一定够,又何来多余的铁来铸犁。

李孟羲把犁具减了又减,他觉着,把军中所有不重要的兵器全融了,到开春,能做出八百架犁,已是极限。

而不重要的兵器是,像是磨损严重的,像是重要性不高的,比如在枪和戈中选一个融掉,那就融掉戈,在刀和枪中选一个,融掉刀,枪乃是性价比最高的武器,没有之一。

一个难题横在了李孟羲面前,到底是铸剑为犁,还是磨兵待战,这是一个问题。

与关羽商讨良久,李孟羲下了一个重要决断,他决定将军中五成刀剑,四成的戈,杂七杂八的其他一些兵器,全融了,造犁。

李孟羲做出此决断的依据是,短时间内,义军无有大战需要。

他做出此决断的底气是,纵是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李某人依然能成席卷天下之势。

兵争之时,兵明甲亮,不如阵势齐整,更不如人心所向。

而使阵势严整,使军纪肃然,使人心归服,却恰是李某人最为擅长的。

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zongcaiwenxue.org)汉末第一兵法家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 汉末第一兵法家全文阅读 - 汉末第一兵法家txt下载 - 南宫我梦的全部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总裁文学

猜你喜欢: 善终秋以为期乘鸾刺青黑莲花的幸福生活我、我是你的姐姐领进门:掌权典型意外(ABO)十年对手,一朝占有如意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