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总裁文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七卷博奕第一章助饷

第七卷博奕第一章助饷 2/2

可是在这次大胜后,崇祯却认为是袁宗焕和满人在演戏,不能数千关宁军如果能击败数万女真人,那袁崇焕怎么就不能平辽,又加上有两位太监的报告,崇祯终于确信了袁崇焕和满人有勾结,他马上下旨,把袁崇焕下到镇抚司看管,即日革职听勘!袁崇焕被下狱后,北京城外的关宁大军哗变,在继承者祖大寿的带领下返回了关外。

关宁军一去,后金兵势大灸,在崇祯三年正月初四,后金军克永平。迁安,滦州归降 。正月二十二日,代善军大破明新任兵部右侍郎刘之纶军万人,射死刘之纶。唯一能够与鞑子一战的就是关宁铁骑了,而祖大寿就是拒绝奉旨入京勤王。还是在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称述厉害,关宁大军方才进关。

此后崇祯对关宁铁骑是极不信任,关宁铁骑一步步被分化瓦解。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军,如左良玉 、曹文诏,刘泽清,可崇祯拿祖大寿却无可奈何,祖大寿手下的兵马最多,实力最强,又不象袁崇焕一样事事听从圣旨的调遣,对这样的将领按理说皇帝应该是杀之而后快,崇祯却不敢下硬手,调其他关宁军进攻,军心是个大问题,若要从内地调兵,又该调多少,若是逼急了他,投降满人怎么办,崇祯思来想去,还是留下了祖大寿的人员。

只是崇祯还是不甘心有祖大寿这一根剌,在军器,兵饷方面对祖大寿多方删减,想逼迫祖大寿的兵马自散,祖大寿一方面命令士兵开荒种地,一方面每当朝庭有战事,趁势索要兵饷,竟然将军队维持了下来。

眼下到了年关,祖大寿,尤世威两人又在催要兵饷,只是国库已空,百官的俸禄尚且不足,又哪来的银子支付四万入关的骑兵军饷,可京师现在还处在唐军的威胁之下,不用关宁铁骑又不行,皇城内,崇祯将两人要饷的奏章拍的丢到了地上,恨恨的道:“要饷,要饷,一个个就会知道要饷。”

四万关宁铁骑中,祖大寿虽然是督帅,却只有一万人,另外三万人是总兵尤世威率领,关宁铁骑在全盛时有十多万人,此时被崇祯分拆,只剩下六万余人,祖大寿手下有二万人,他却不肯全力出击,留下了一万人在辽东防守,祖大寿的奏章说得这毫不客气,再没有兵饷他将率军回辽,尤世威说得隐晦一点,关宁军从辽东千里勤王,已有二月没有兵饷,再拖下去,恐军心有变。

“威胁,绝对是威胁, 祖大寿可恶。”又想了一下道:“尤世威也不知为联分忧。”这当口,绝不能让关宁军回去,也不能让关宁军有点混乱,否则,丢了两省,朝庭已是人心思动,若是京师再有警,那恐怕大明江山真要分崩离析了。

旁边的徐高连忙将地上的奏章小心翼翼的捡起,放在了书案上,徐高本是御膳房一个烧茶水的小太监,由于老实忠厚,深得周围太监的喜欢,一日崇祯在乾清宫退了朝,带着王承恩和内侍三娃子从茶房经过,崇祯突发其想,想看看自己的御茶房。

当崇祯一步跨进御茶房时,徐高正在烧水,脸上不知从哪里染上一横一划的锅底,让崇祯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笑后却大发感慨,百官们一个个吃着朝庭的俸禄,却没有几个能实心办事,而这个看起来脏兮兮的小太监还在竭尽全力为自己尽心尽责的干着烧水沏茶的工作。

三娃子对徐高早已熟悉,见崇祯对徐高很欣赏,心想留这样的人在皇帝身边也不会对自己地位有威胁,就在崇祯面前不断的说徐高如何如何老实忠诚。

于是崇祯不久就下令让徐高离开了御茶房,做了自己的内侍,此时徐高见皇帝为银子发愁,不由道:“皇上不必如此忧心,等福建,广东两省的税银押来,马上就会有银子。”

福建,广东两省这几年每年都有数百万两的税银押上来,值至隆冬时分,也唯有靠两省的银子了,崇祯绝不会知道郑芝龙,周右军两人每年从海上得到的银子高达三千多万两,交给朝庭的不到十之二三,还认为两人对朝庭忠心耿耿,若是天下所有的省份都能向两省看齐,那他哪还需为银子发愁。因此尽管有人经常攻击,周,郑两家可能有异志,崇祯一概至之不理。

见提到两人,崇祯道:“郑,周两位爱卿还是能够为朝庭尽心的,一些人自己办事不力,就专好攻击他人,谁忠谁奸,朕还没有糊涂。”

徐高不好接话,他格守着一条严禁对大臣议论的本份,徐高本身老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保全自己,他亲眼看到崇祯本来很宠信的一个太监,因对大臣议论,多说了几句,后来事情恰好和他所说的相反,崇祯秋后算帐,将那名太监活活杖毙。

两省的税银虽然已在半路,可今年两省交的银子已经有六百多万两,这一批有二百万两就不错了,银子还没到,就不知有多少人盯着,若是全部用来发放百官的俸禄和关宁铁骑的欠饷,或许还有点剩余,可是过完年又怎么办

崇祯脑子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一条好办法,道:“小徐子,你说朕若让郧戚,太监和百官们报效,可不可行?”

徐高一惊,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自己不找事,事情还是要找上门来,徐高虽然老实,忠厚,但却不笨,这一条一旦实行,郧戚,太监和百官若认为是自己向皇上建议的,那自己可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心中慌乱,抬头朝崇祯看去,见皇帝一脸热切的看着自己,分明是主意已定,想让自己赞同,君心似海,自己若是应对不好,恐怕立怕就有大祸,忙道:“郧戚,太监和百官都得到皇上荫佑,此时国家困难,他们出点力也是应该。”

崇祯见徐高赞同,马上道:“好,好。朕马上下旨,将他们投效,每人就以三百两为下限,越多越好。”在崇祯看来,京城亲贵甚多,许多人家中都十分富裕,只要心存报效国家之念,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一点,总能聚起数百万两银子,让朝庭暂时渡过难关。

郧戚,太监和百官一看到这条捐饷的旨意,一个个摇头叹息,在他们看到,马上又有一批银子要到了,大家盯着还来不及,哪会想到还要从自己身上出血,实在是接受不了,于是一个个装聋作哑。崇祯的旨意下了七八天,没有一个人主动报效。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闯王李自成新传请大家收藏:(www.zongcaiwenxue.org)闯王李自成新传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闯王李自成新传最新章节 - 闯王李自成新传全文阅读 - 闯王李自成新传txt下载 - 老茅的全部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 总裁文学

猜你喜欢: 善终秋以为期乘鸾刺青黑莲花的幸福生活我、我是你的姐姐领进门:掌权典型意外(ABO)十年对手,一朝占有如意小郎君